图集
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发棣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菊花基因库中发现核心种质资源,率先创建了菊花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陈发棣介绍,研究团队经过20多年的积淀,先后收集保存了菊花及其近缘种属植物5109份,其中400多个新品种都是南京农业大学自主培育的。目前,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花卉基地是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在基因库中,陈发棣鉴定出了78种具有抗蚜、耐寒等优异抗性的菊花近缘种质,并首次发现了黄金艾蒿和细裂亚菊分别是菊花抗蚜与耐寒育种的最优种质,为我国菊花高效育种和品质更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发棣在研究中还发现,5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能将菊花种质一次继代保存的时间拉长,“最高能到12个月,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圃地保存种质易混杂、丢失和感病等难题。”
近年来,陈发棣团队不仅深耕菊花的基础研究,还积极面向产业经济,开展精准扶贫,激活农村庭院经济。其团队创建的“菊花园”模式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复制,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农村经济联动升级。
“一朵菊花虽小,也能拉动产业兴旺,帮助农民致富。”陈发棣说,接下来团队还将进一步研究菊花优异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用技术服务三农,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
为小麦绘制基因图谱
在过去数十年中,科学家竭力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来研发新品种以提高小麦产量、应对灾害。随着炎热天气可能会越来越多,研发需水量少且能抵抗高温的品种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2019-12-11 07:02:46
-
科普:水藻“上岸”因有基因基础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新近绘制出一种淡水藻类的基因组图谱,发现其中有些特征与陆生植物相似,可能正是类似的基因最终使水生植物得以进化成陆生植物。2019-12-11 15:42:4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9-12-11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9-12-11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9-12-1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9-12-1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9-12-11 09:01:20
热帖
热词